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校招生 > 文章正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管优势突出(图)
2007-4-29 9:56:00 来源:不详 【字体:小 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管优势突出(图)
首都经贸大学校门

  北京考试报记者 姜殿军

  多科性财经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 1956 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 1995 年 6 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一所已有50 年建校历史,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专业比较齐全、优势较为突出, 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学校设有工商管理、会计、财政、金融、经济等14 个学院和系,本科教育设有33个全日制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硕士点、MBA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经济、劳动经济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产业经济、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等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 101人,副教授 、副研究员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354 人;有博士生导师 20 人,硕士生导师 216 人。目前全校在籍学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 165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 9600余 人。学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丰台园内,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地处中央商务区(CBD),以研究生、

留学
生、成人教育为主。

  产学研服务首都经济

  学校设有人口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以及 CBD 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 (WTO)研究中心、企业家与企业制度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26个研究机构。学校主办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人口与经济》、《当代经理人》等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校鼓励、支持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投身首都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工作,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为首都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发挥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学校完成的市政府重大课题《首都经济》中的重点课题《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北京经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首都经济研究》等,受到了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界的好评。 CBD 研究中心已被确定为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近五年来学校教研人员主编的学术专著有多项获得各部门的奖励,获省部级以上的奖项达30余项。其中《中国农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研究》、《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与模式》、《 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等众多成果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14届中国图书奖、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第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与30余个机构合作办学

  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以及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和友好往来关系。学校的劳动经济、工商、会计、华侨等学院都开设了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学校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留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博士课程或进修汉语。学校与澳大利亚开办的合作培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会计学硕士和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项目,首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将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融为一体。近年,学校每年推荐优秀毕业生赴英国、瑞典、法国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每年派出多批教师、研究人员赴国外进修、攻读学位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校每年聘请近30多名国外教授、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讲授专业课程。

  人才培养以就业见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以就业见长的学校,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多年来,学校一直精心打造经济、管理学科,和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毕业生获得社会认可。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学校近3年来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从毕业生就业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

公务员、银行、会计师事务所、高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

  一批预留25%左右计划招二志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办主任杨贡介绍,该校今年计划招生2630人,其中本科2510人,高职120人。在京本科计划招生2260人,其中文科803人,理科1457人。学校今年在京本科仍然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两个批次录取。

  一批共1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计划总数为944人,其中文科295人,理科649人。在一批中,学校专门为高分二志愿考生预留了25%左右的计划,计划数在240人左右。文理科所有专业都预留了25%左右的计划。考生本科一批一志愿无论报哪个学校,只要报首经贸的二志愿并达到分数要求,学校都将予以录取。对于文史类二志愿考生,分数一般要比学校一批一志愿录取线高30—40分;理工科二志愿考生,分数一般要比学校一批一志愿录取线高40—50分。

  二批共有2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与一批专业没有重复。计划总数为1316人,其中文科508人,理科808人。

  杨贡介绍,学校今年本科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基本与去年持平,因此去年的录取情况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建议考生一志愿报考首经贸,这样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从往年录取情况来看,学校二批一志愿生源充足,一般能录满,近10年来没有录取过二志愿考生。今年,学校应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求,将工商管理和工商管理实验班放在本科二批,加大二批的专业力量,以接收二批的高分考生。二批中还有一些热门专业,如税务(注册税务师)、财政学(注册资产评估师)、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录取时比某些一批专业分数还要高。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拉开专业档次。

  首经贸开设的3个实验班今年继续招生,其中包括工商管理实验班、经济学实验班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班。这3个实验班所在专业都拥有博士点。实验班的特点包括倾向研究型培养,实行导师制,教学中加大双语教学和原版教材使用,集中优质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等。

  在录取时,学校今年首次对市三好、市优干、单科优胜的考生在学校调档线以上同批次内优先录取。另外,今年还有一项新政策,对华侨考生可照顾录取到华侨学院的专业。学校继续承认各类加分政策,在进档和分档时都予以承认。

 [1] [2] [3] [4] [下一页]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